长江口北槽最大浑浊带泥沙过程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水利工程  

    摘要:利用长江口北槽口内和口外大潮和小潮的流速、盐度和含沙量资料,对北槽最大浑浊带水动力、泥沙过程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此外,还利用一维悬沙数学模型对北槽的悬沙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北槽口内,最大浑浊带形成的主要动力过程是潮汐的不对称性和河口重力环流。在北槽口外,最大浑浊带形成的主要动力过程则是河口底部泥沙的周期性再悬浮。在长江口北槽口内、口外最大浑浊带中,细颗粒泥沙的再悬浮过程也存在着一定的周期性。此外,由盐度、悬沙浓度层化引起的“层化抑制紊流”也是长江口北槽口内、口外最大浑浊带的成因机制之一。长江口北槽口内和口外水动力悬沙过程的差异性在一维数学模拟的结果中也得到了证实。
关键词:长江口 最大浑浊带 潮汐不对称性 重力环流 再悬浮 层化 1 引言  河口“最大浑浊带”是河口细颗粒泥沙运动的主要沉积特性。它发生在河口口内盐度入侵较大的区域附近,含沙量明显高于上游和下游地区,而且在不同的水文条件下持续出现。自法国学者Glangeaud[1]在吉论特河口(La Gironde)首先发现并定义河口浑浊带(法文Bouchon Vaseux)后,世界各国学者都对这一现象作了大量的深入的研究。影响浑浊带形成和发育的过程包括(详见综述,时伟荣等[2]):(1)沉降和起动滞后效应(主要存在于潮汐不对称且潮差沿程变化的河口);(2)絮凝作用(由于紊动碰撞和盐度引起的絮凝作用的相互作用)[3];(3)高浓度悬浮体的悬浮作用(浮泥层在风浪和潮流作用下的大规模悬浮)[4];(4)河口环流模式(混合型河口内存在的底层向陆、表层向海的余环流模式)[5];(5)潮波变形引起的输沙作用(单纯的潮汐作用影响,斯托克斯输移)[6];(6)冲刷浑浊带(河口潮差的沿程变化受到断面束窄和低边界摩擦因素的作用)[7]。  国外,河口最大浑浊带的研究主要依赖于现场实验[8~13]。值得一提的是,Geyer[14]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说明了由于层化产生的紊流抑制大大加强了在河口最大浑浊带悬沙的捕集。他认为,在中等和高度分层的河口中,紊流扩散在盐水入侵的上游区域和盐水入侵的层化区域之间明显减小,在上游区域中紊流不受盐度层化的影响,而在盐水入侵的层化区域紊流受到盐度层化的影响减小。紊流扩散的减小导致了水流挟沙量的减小,从而使泥沙被捕集在盐水入侵的陆缘。这种捕集过程发生在与河口辐聚同一地方,但前者在捕集细颗粒方面比后者更有效许多倍。这为河口最大浑浊带成因提出了新机制。  长江口是长江注入东海的入海口,自徐六泾以下经过三次分汊,共形成四个入海通道。崇明岛将长江口分为南支和北支;长兴岛和横沙岛又将南支分为南港和北港;南港又进一步被九段沙分为南槽和北槽(图1)。长江口水动力情况复杂,径流、潮汐、科氏力、波浪及沿岸流作用都较强烈,口外还受上升流影响[15]。根据大通水文站多年统计资料,长江多年平均流量29500m3·s-1。长江口为中等潮差的河口,根据中浚站多年统计资料,多年平均也钗2.66m。长江口实测最大年输沙量为6.78亿t,最小年输沙量3.41亿t,年平均输沙量大约有4.86亿t。每年由上游携带来的泥沙中有50%左右在长江口水下三角洲地区沉积下来,成为形成长江口拦门沙的主要成份。(A:9310站位:B:9405、9410站位;详细经纬度见文中)
图1 长江口及观测站位分布图
Changjiang Estuary and monitoring stations2 观测站位及方法  在长江口口内9310站位(横沙岛以东,1993.10.30-31)观测得到大潮的水流、盐度、含沙量资料,而在北槽口外9405站位(东经122°27′04″,北纬31°05′15″,1994.5.28-6.3)和9410站位(东经122°27′30″,北纬31°05′36″,1994.10.7-16)分别观测得到大潮和小潮的水流、盐度、含沙量资料。这些数据是由水的点采样法,即所谓的六点法测得。在各正点时刻,分别在相对水深(z/H)1.0、0.8、0.6、0.4、0.2及0.0处利用采样器采集含沙水样。然后,在室内通过63μm滤纸,分离出粗颗粒悬沙,通过过滤的水样留下来的物质用蒸馏水漂洗,并在40℃恒温箱内烘干,过滤器烘干到60℃后再称重。悬沙浓度是由最后沉淀物的总质量除以被滤去的水体积而计算出的。所得数据资料经过Lagrange三点差值求得在时间轴和相对水深(z/H)轴上的系列数据,再由等高线绘制出流速、盐度以及含沙量随时间、水深方向变化的关系图。3 水流、盐度、含沙量的时空变化过程观测结果3.1 北槽口内水流、盐度、含沙量的时空变化过程  9310站位地处北槽口内,在02hr和18hr的涨急时刻出现了较大的流速(图2)。由于9310站位处于长江口口内,其受到的径流对流影响较大,这使得原本就较为复杂的水流分布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在涨落潮周期内,也存在着明显的历时不对称性。其中,涨潮历时比落潮历时短很多,原因是9310站位由于河口处于枯水期(10月份),因而在涨潮阶段的径流大量地涌入长江口,增加了大潮的历时;而落潮阶段,为了在长江口保留一定的水位以致减缓了落潮的历时。此外,落潮流速明显大于涨潮流速(图2)。  盐水楔出现在落急时段,尤其在第二个落急时段盐水楔更加明显(图2)。而在其它时刻,由于9310站位处于口内,淡水占主主要部分,所以含盐度较低。  在每一个涨落潮周期内,至少存在2次再悬浮过程(对应于2个高含沙区),并分别发生在落急附近(00hr~06hr,93.10.31)和涨憩、落急附近(11hr~20hr,93.10.31)(图2)。在再悬浮过程中,由于底部含沙量较大,加之部分由径流和上层水体中淤积下的泥沙,使得水体含沙量出现了峰值,且对应于流速相对较大的区域。从整个水深、时间变化过程(图2)可知,悬沙浓度出现层化现象。图2 流速、盐度、含沙量沿水深、时间变化过程
(9310站位,大潮)
Time series of current velocity, salinity an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3.2.2 9410站位(枯季)1)大潮  同样是大潮,9410站位的水流、盐度、含沙量的时空分布与9310站位相差大。流速存在着明显的历时不对称性,涨潮历时比落潮历时短。从涨急到涨憩,流速逐渐变小;而从涨憩到落急,流速又不断上升。且越接近水面,流速相对越大。在落憩附近,流速出现了极大值(15hr~18hr,03hr~07hr,图5)。  盐度与9310站位的大潮分布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9310站位地处口内,淡水占水体的比例较高。而9410站位则处于口外,海水占到主要地位,所以,含盐度的总体趋势大于9310站位,且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在一个潮周期内,还存在一个盐水楔,它的形成主要是由海水与河水的密度不同。在盐水楔中,盐度明显较大,且整个过程中盐度存在层化(图5)。  从含沙量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底部出现高含沙层。其分布规律与9310站位大致相同,在一个潮周期内存在2个再悬浮过程,分别对应涨憩附近(10hr~13hr,94.10.7;22hr~02hr,94.10.8)、落憩附近(15hr~18hr,94.10.7;04hr~09hr,94.10.8)(图5)。整个涨落潮过程中也出现了悬沙浓度的层化。2)小潮  与大潮和中潮相比,小潮的潮差最小,其分布的形式也存在一定差异。在潮周期内,除了流速的大小有所减少外,变化规律相差不大(图6)。在盐度分布方面,含盐量随水深的增加而增加,略呈一定的周期性(图6)。在整个潮周期中,盐水楔不十分明显,这说明由于流速较小,盐度的变化也不那么明显了。另外,由于9410站位位于口外,受径流影响较小,无径流和海水相互作用,产生不了盐水楔。从含沙量底部过程线来看,含沙量的值普遍偏低,但含沙量的局部峰值仍然依稀可见(图6)。此外,盐度和悬沙浓度都出现了层化(图6)。图6 流速、盐度、含沙量沿水深、时间变化过程
(9410站位,小潮)
Time series of current velocity, salinity an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5 讨论和结论5.1 讨论  在长江口北槽口内,强劲的涨潮流周期短,而弱的落潮流周期长(图2,9310站位),这是由于潮波与河口地形的相互作用导致潮汐不对称。北槽口内潮波不对称和强劲潮流速是最大浑浊带形成的重要动力机制。而在北槽口外,潮汐不对称性不明显(图3~6,9405、9410站位),并不控制河口细颗粒泥沙的纵向输运。  北槽口内、口外河口径流与海水的混合产生了纵向和垂向的密度(盐度、含沙量)梯度(图2~6)。另外,流速、盐度和含沙量复杂的三维结构清晰地描绘出了水平流速和盐度的垂向剖面,并且揭示了低层的盐水楔(图2~6)。长江口北槽处在河海交汇的动力平衡带和盐淡水主混合带,发育典型的最大浑浊带[21]。从水力学观点,盐水锋面附近纵向密度梯度均比上下游大。涨潮期间密度比降与水面比降一致,加大底部流速;落潮期间密度比降与水面比降相反,减小底部流速[44]。受盐水楔的影响,在北槽口内纵向上出现河口重力环流,形成最大浑浊带区。相似的成因文献中也有报道[19~20]。  盐度锋面(盐水楔)附近对泥沙运动另一影响是通过絮凝作用[16,19,44]。最大浑浊带的发育与盐度分布有密切关系,盐水楔活动频繁的地段是最大浑浊带最发育的地区[16,45]。然而,盐度分布究竟如何影响最大浑浊带及泥沙运动?本文通过实测资料认为,盐度分布通过其层化抑制紊流,从而增大底部悬沙的捕集,为长江口北槽口内、口外最大浑浊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这正如Geyer[14]提出的理论。此外,由于悬沙浓度的层化也能抑制紊流,促进近底高含沙层的形成。  在潮汐变化的过程中,对悬沙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还有河底的再悬浮过程。其中,河口底部的再悬浮为最大浑浊带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悬沙源。在一个涨落潮周期中,往往出现数次峰值含沙量(图2~6),这与过去研究成果相同[16]。这些再悬浮过程(峰值含沙量)主要与高流速区及盐度有关(图2~6),尤其在北槽口外。这些过程是否对应于“潮泵效应”[21]?  由于季节的不同,悬沙运动过程也会有不同。其中,季节变化对北槽口内的影响较大。  由于9310站位处于北槽口内,所以受到的径流影响较大,潮流作用则较小。11hr、12hr、13hr、14hr和18hr处的模拟情况相对较差(图7)。这可能由于(1)在这些时刻,流速较大,河底悬沙量也较大,而在模型中所采用的流速项是简单的将水深方向六个实测点的流速值进行平均,并不能反应实际的情况;(2)模型中是将底部含沙量初始化后(起始时刻时,底部含沙量为零)进行模拟的,而实际情况下底部悬沙量不可能为零;(3)模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在一维方向上进行,即悬沙只有在垂向上有交换,忽略了水平方向上的对流。从总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的数据点吻合情况还是能令人满意的(图7)。在长江口口外(9405站位)大潮(图8)、小潮(图9)时刻悬沙浓度垂线分布验证较好。在长江口口外(9410站位)大潮(图10)、小潮(图11)时刻悬沙浓度垂线分布验证中,12hr、17hr、18hr、19hr、20hr、06hr时刻的模拟结果不佳。其原因与9310站位大致相同。小潮模拟结果普遍较好(图11)。图7 9310站位悬沙浓度垂线分布验证(1993.10.30-31.大潮)
Comparison between modeled and measured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参考文献[1] Glangeaud, L., Transport et sedimentation clans l'estuairc et a l'embouchure de La Gironde. Bulletin of Geological Society of France, 1938, 8:599-630.[2] 时伟荣,沈焕庭,李九发。河口浑浊带成因综述。地球科学进展,1993,8(1):8-13.[3] Eisma, D., Flocculation and deflocculation in estuatine bays. Netherlands Journal of Sea Research, 1986, 20(2/3):183-199.[4] Allen, G. P., Salomon, J. C., Bassoulet, P., Du Penhoat, Y., and DeGrandpre, C., Effect of tides on mixing and suspended sediment transport in macrotidal estuaries. Sedimentary Geology, 1980, 26:69-90.[5] Schubel, J. R., Turbidity maximum of the Northern Chesapeake Bay。Science, 1968, 161: 1013-1015.[6] Dyer, K., Fine sediment particle transport in estuaries. In: J. Dronkers and W. van. Leussen(Eds.), Physical Processes in Estuaries, Springer Verlag, Berlin, 1988:296-309.[7] Wellershaus S., Turbidity maximum and mud shoaling in the Weser Estuary. Archiva Hydrobiologica, 1981, 92: 161-198.[8] Grabemann, I. and Krause, G., Transport processes of suspended matter derived from time series in a tidal estuar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89, 94 (C10),14, 373-14, 380.[9] Hamblin, P. F., Observations and model of sediment transport near the turbidity maximum of the upper Saint Lawrence Estuar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89, 94(C10):14419-14428.[10] Uncles, R. J. and Stephens, J. A., Distributions of suspended sediment at high water in a macrotidal estuary.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1989, 94(C10):14395-14405.[11] Wolanski, E., King, B. and Galloway, D., Dynamics of the turbidity maximum in the Fly River estuary, Papua New Guinea.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1995, 40:321-337.[12] Grabemann, I., Uncles, R. J., Kraus, G. and Stephens, J. A., Behaviour of turbidity maxima in the Tamar (U. K.) and Weser (F. R. G.)estuaries.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1997, 45:235-246.[13] Hughes, M. G., Harris, D. T. and Hubble, T. C. T., Dynamics of the turbidity maximum zone in a micro tidal estuary: Hawkesburry River, Australia. Sedimentology, 1998, 45:397-410.[14] Geyer, W.R., The importance of suppression of turbulence by stratification on the estuarine turbidity maximum. Estuaries, 1993, 16(1):113-125.[15] 赵保仁。长江口外的上升流现象。海洋学报,1993,15(2):108-114.[16] 沈焕庭,贺松林,潘定安,李九发。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研究。地理学报,1992,47(5):472-479.[17] 时伟荣。长江口浑浊带含沙量的潮流变化及其成因分析。地理学报,1993,48(5)412-419.[18] Shi, W. R. and Li, J. F., Sediment resuspension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1995, 10(1):32-42.[19] 李九发,时伟荣,沈焕庭。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泥沙特性和输移规律。地理研究,1994,13(1):51-59.[20] 沈健,沈焕庭,潘定安,肖成猷。长江河口最大混浊带水沙输运机制分析。地理学报,1995,50:411-419.[21] 贺松林,孙介民。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悬沙输移特性。海洋与湖沼,1996,27(1):60-65.[22] Zhou, H. J. and Wu, S. R., Mechnisms of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turbidity maximum in the Changjiang Estuary. 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Pacific/Asia Offshore Mechanics Symposium, Pusan, Korea, ISOPE, 1996:99-104.[23] 徐海根,徐海涛,李九发。长江口浮泥层“适航水深”初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4,2:91~97.[24] 曹沛奎,严肃庄。长江口悬沙锋及其对物质输移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6,1:85~94.[25] 彭润泽,黄永健,蒋如琴,张振秋,颜燕。长江口泥沙静水絮凝沉速试验研究。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1990,33:67-73.[26] 关许为,陈祖英,杜心慧。长江口絮凝机理的试验研究。水利学报,1996,6:70-74。[27] 时钟。河口粘性泥沙再悬浮和再挟运的声散射观测。第八届全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暨1997海峡两岸港口及海岸开发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7:67~74.[28] 时钟,周洪强。长江口深水航道北槽口外悬沙浓度垂向分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32(11):132~138.[29] 时钟,张叔英,Hamilton, L. J. 河口近底细颗粒悬沙运动的声散射观测。声学学报,1998,23(3):221-228.[30] 时钟,凌鸿烈。长江口细颗粒悬沙浓度垂向分布。泥沙研究,1999,(2):59-64.[31] 时钟,朱文蔚,周洪强。长江口北槽口外细颗粒悬沙沉降速度。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34(11):待刊。[32] 田向平。珠江口伶仃洋最大浑浊带研究。热带海洋,1986,2:27-35.[33] 孙志林。中国强混合河口最大浑浊带区成因研究。海洋学报,1993,15(3):63-72.[34] 李伯根,谢钦春,夏小明,李炎,Eisma, D. 椒江河口最大浑浊带悬沙粒径分布及其对潮动力的影响。泥沙研究,1999,(1):18-26.[35] 徐建益,陶学为,方良田,楼越平,韩曾萃。长江口南支非均匀沙垂向分层的数学模型。泥沙研究,1995,(2):74-79.[36] 姚运达,沈焕庭,潘定安,肖成猷。河口最大浑浊带若干机理的数值模型研究。泥沙研究,1994,(4):10-20.[37] 黄世昌,沈焕庭,潘定安,肖成猷。长江河口南槽流场模拟与最大浑浊带分析。第七届全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海洋出版社,1994:1421-1431.[38] 李家春,周济福,王涛。河口泥沙输运研究。‘97海岸海洋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1997:15-24.[39] 黄永健。长江口挖槽自然回淤的计算。泥沙研究,1997,(2):69-73.[40] 徐建益,袁建中。长江河口局部区域内泥沙冲淤计算方法及应用。水利学报,1992,12:63-69.[41] 朱慧芳,周纪芗。长江河口航道拦门沙冲淤变化的数学模拟和预测。海洋与湖沼,1993,24(3):294-303.[42] 倪晋仁,惠遇甲。悬移质浓度垂线分布的各种理论及其关系。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88,1:83-97.[43] 曹祖德,王运洪。水动力泥沙数值模拟。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44] 钟修成,任苹。长江口拦门沙航道(北槽)回淤分析。河海大学学报,1988,16(6):50-57.[45] 朱鹏程。盐水楔、最大浑浊带与河床冲淤。海洋通报,1984,3(1):79-86.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