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手腕》课后教学反思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是起着指导调控的作用,学生的“学”是自主积累探索的过程,两者结合在一起,教学才能迸出火花。下面我就本篇课文的教学在这方面的得失谈一谈体会。


二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所以部分简单的生字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对于读音较难、字形复杂的生字教师可以单独加以指导,但这并不是教拼音或字形结构,而是对其巩固复习。这虽不是课文教学的主要部分,却是教学的重要部分。本堂课中教师着重对“赢”字进行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对字形复杂的字可以用记部件的方法进行记忆。


对于词语“呐喊助威”的理解,教师以想象说话的形式,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理解词义,效果非常好。学生的语言很精彩,有的说“小敏必胜,小敏必胜,你一定会赢得这场比赛!”有的说:“小容你是最棒的,我们支持你,你一定要赢啊!”……学生的发言分明表现出他们已经很好地理解了“呐喊助威”这个词的意思。教师合理的设计,使学生更有效地积累了词语。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扶得比较多。一是进行了朗读方法的指导,二是为了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虽然扶得多,但教师还是让学生通过读,自己谈体会。有的学生在读后体会到了比赛很激烈,有的学生体会到了小选手都很尽力,并都在文章中找到了依据。因此学生依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进行学习。


教学最后的说话训练,学生的语言选择是开放的,这就要求教师有很强的调控能力,帮助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表达,并及时记录好的词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素材。不少学生运用了不同于课文的词句,如: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憋足了劲,满脸通红,汗如雨下等。


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得过头,往往阻碍了学生的思维。这堂课里有些部分的安排不够合理,也出现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情况。如教学开始时,对课题的质疑,问题太过简单,质疑的质量并不高,反而使教学变得复杂。倒不如给学生开放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自由谈谈,读了课文知道了些什么。从学生的回答中同样可以找到人物、比赛前比赛时的经过和比赛结果。当然教学的步骤还要进行合理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