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山村》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坐落在山谷里的美丽的小山村的描写,抒发了对美丽的小山村的喜爱之情,语言质朴,用词准确,比喻贴切,首尾呼应。作者以问句开篇,用一个“山环水绕”勾勒出了小山村的总体特点。第二三自然段写了小山村的小和静,第四五六自然段则写了具体特点,最后一自然段与第一自然段首尾呼应,学习本文,要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很显然,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就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字,会写10个字,掌握一个多音字“舍”。。


2、品词析句,了解山村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感受山村的自然之美和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第四五六自然段,体会用词的准确与生动。


教学难点:


理解山村的特点,初步认识首尾照应的写法和排比句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我们从小就生活在农村,对于山村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那么你们仔细观察过它们吗?你是否发现原来他们很美呢?好,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山村图片。(课件配乐播放)


怎么样?同学们,美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小小的山村》,看看作者眼中的小山村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画自然段,圈生字。


2、自学生字。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汇报记字方法。


4、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写小山村的?


三、学文感悟


1、指多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写了小山村的哪些特点?(山环水绕)


指导学生读出问句的语气来。


读一读山环水绕这个词,山环水绕到底是什么地方呢?


2、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边读边评。


读时要注意轻声地,语速稍慢一些。


3、自学4—7自然段,整体感知小山村的样子。


课件出示中心议题:


(1)、小小的山村是什么样的?画出表示动作的词。


(2)、你怎样理解“家家户户像贴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 和 “清泉在檐下流淌。”这两句话?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体会作者的情感。


A、根据学生回报课件随机出示:


路面是用石头铺的,房屋是用石头盖的,围墙是用石头砌的,猪窝、鸡舍也是用石头垒的。


学习排比句。学习多音字“舍”。


课件出示填空题:


你会填吗?


( )路


( )房子


( )围墙


( )猪舍、鸡舍


根据动词,练习背诵第四自然段


B、课件出示:


根据动家家户户像贴在半山腰上,一层房子一层楼。那儿,牛羊在山上放牧,清泉在檐下流淌。


(自读质疑。房子是盖在山腰上,怎么能贴在半山腰上呢?清泉是在房子前流淌,怎么能在房檐下流淌呢?)


学习生字:层、檐、淌。


C、理解这一段。


比喻句:我们小小的山村,像一颗珍珠,别在大山的衣襟上。


(山村再小也不会像珍珠啊?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总结:这是因为从远处看的原因,一切都变得那么小,房子就像一个个


火柴盒一样贴在了山腰上(师做贴的动作)清泉就像一条银色的带子一样从檐下流淌(师在黑板上画一画窄窄的清泉),而这小小的山村和这高高的连绵起伏的群山相比就好比一个小小的珍珠一样,别在了大山上。(师做一个别的动作)看,这几个动词用得多好啊,把这个句子写得这样生动而又准确。


D、练习背诵,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名言:


真正的美和真正的智慧一样,是非常朴素的。


——【苏联】高尔基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法】罗丹


E、再读第一和最后一自然段,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首尾呼应)


四、整读全文。


同学们,让我们美美的读一下课文吧!


板书设计:


声音美


小小的山村(山环水绕)别致风情之美 热爱


景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