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 能根据拼音正确认读本课“阳、节、古、人、景、色、太、平”等8个生字,并能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认读。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描写“阳、古、平、太”。


2 能正确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3 通过查找课外资料,简单了解重阳节的风俗,能用一、两句完整的句子说说自己家过重阳节(或中秋节)的情景。


重点和难点:


1 能根据拼音正确认读本课“阳、节、古、人、景、色、太、平”等8个生字,并会运用各种方法自主识记生字的字形。


2 读准后鼻音生字“阳、平”,在教师的指导下正确描写“阳、古、平、太”,注意撇有尖,捺有角。


教学准备:


1 生字、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2 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资料,简单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我们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你们知道哪些?(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写节日的儿歌——重阳节。


板书课题:44 重阳节 师范读齐读


2、学习生字:阳(读准后鼻音)、节(一字开花)


3、师:你们了解重阳节吗?谁能简单地说一说?师补充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说明:


这一环节首先调动学生的已知,启发他们回忆自己知道的中国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揭示课题的目的。第二步: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认真书写的熏陶,同时根据不同的侧重点学习课题中出现的生字。第三步:学生对于重阳节比较陌生,通过课前查阅有关的资料,以及课上老师的介绍简单地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


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1、师范读儿歌:仔细听听儿歌都告诉了我们什么?指生答。


2、学生自读儿歌:(出示课件—整首儿歌) 要求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互读儿歌:同座位同学互相纠正。


4、指名读儿歌:其他同学做小老师听听他读的怎么样?


5、齐读儿歌:读整齐,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


说明:


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带着要求听教师范读课文,培养边听边思考的好习惯。第二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既让学生对儿歌的内容有了整体的了解,又对学生进行“读正确”的训练。


三、精读儿歌,识字背文


1、学习第一句:(出示课件---儿歌第一句)


师:通过初读儿歌,你从哪里知道了重阳节是什么时候?


(1)指生读 (2)分男女生读 (3)喜欢的同学站起来读


2、学习第二、三句:


(出示课件---儿歌第二、三句)


(1)问题式引读:师:古人和现代人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的目的有什么不一样?(生:齐读第二句)师:人们登高许下了什么美好的心愿?(生:齐读第三句)[]


(2)请大家看着大屏幕,把这两句读给同座位的小朋友听。


请同座两位小朋友一起读 齐读


3、学习生字:


(1)出示词语:“九月”“古人”“风景”“秋色”“太平”“高”“美” 指读 开火车读(注意读准后鼻音生字“景、平”,平舌音“色” )


(2)学习生字:“九、古、人、高、景、色、美、太、平”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


4、熟读成诵


个别准备,小组比赛,班内展示


说明:


这一环节重在认识生字并且以读代讲学习课文、背诵课文。具体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学习第一句。采取多种形式朗读。第二步:学习第二、三句。利用问题式引读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二、三句的大意并熟读这两句。第三步:进行识字教学。在充分朗读课文,基本解决生字读音的基础上,相对集中地进行生字教学,放手让学生自主识记,老师及时地归纳提炼好的识字方法,以逐步提高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第四步:朗读、背诵、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1复习词语:齐读 全班做游戏“菊花朵朵开”


2复习生字:


(1)开火车读字卡


(2)以小组为单位任意选择识字游戏


a、《大家都来猜》b、《看谁记得快》c、《扩词擂台赛》d、《翻牌游戏》e、《你说我猜》


3指导书写“人,太”


(1) 书空


(2)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 师范写


(4) 生摆正姿势,书写生字。


说明:


在巩固识字的环节中,结合课文内容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迷人的秋景:一朵朵美丽的菊花竞相开放,菊花上写着由课堂上所学的生字组成的词语。词语出现和消失的快慢速度可以随着学生的掌握熟练度由调控。生字的复习上利用平日里常做的识字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自主选择开展游戏。在写字环节中注意强调撇有尖,捺有角,以及正确的书写姿势。


五、课外拓展,说话练习


说说你们家是怎样过重阳节(或中秋节)的?


(1) 小组内交流


(2) 全班交流


要求说一、两句完整的句子。


说明:


如果过重阳节的情景给学生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学生可以选择较熟悉的中秋节说。教师应注意要求学生说完整的句子,不用太长一、两句即可。


补充资料: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一年一度秋风劲”,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凉,五谷票箱,古人认为这一天登高能避灾消祸,长寿不老,因此,我国素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也叫“登高节”。重阳节这一天还有吃“重阳糕”、“饮菊花茶”等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