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夸父追日》教学设计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体现略读的要求,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学时,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具书解决。初读课文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围绕夸父追日的故事展开,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的原因。从夸父的心中所想,可以强烈感受到他对光明的向往和追赶太阳、抓住太阳的宏大志向;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自然段),描写了夸父追赶太阳,最后长眠在“虞渊”的壮举。从表面结果上看,夸父是心想事未成,在遗憾的长叹中闭上眼睛,其实从夸父的追赶过程中已充分体现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写倒下的夸父变成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化成一大片桃林。目的是给追寻光明的人解渴,激励他们精神百倍、奋勇前进,去完成夸父未竟的事业,使夸父的精神世代相传。最后,可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神话故事。


2、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A教案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整体感知、自主研读、课外拓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体现略读的要求,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学时,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具书解决。初读课文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自主研读,深刻体会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会,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同时,练习讲故事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课前搜集到的神话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


五、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的学习要课内和课外练习起来。让学生课后继续搜集有关的神话故事,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


B教案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深入研读课文、课外延伸)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一定很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学一个神话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夸父(师板书)


2、指名读,正音。


3、你对夸父有什么了解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4、揭题:夸父追日。


指名读---同桌读---齐读


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


预设: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夸父是怎样追日的?


夸父追日的结果如何?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


过渡语:


同学们真能干,紧紧抓住追日这个主要内容,提出了3个有价值的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3个问题,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哪些自然段写了他是怎样追日的?写夸父追到日没有,又是课文的哪个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


2、反馈较对


①夸父为什么要追日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评价


②写夸父怎样追日的是哪个自然段?(2~4自然段)


学习生字:虞渊渭河翰海大泽


伏下身子向前一抛


咕嘟咕嘟颓然手杖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请3位学生分别朗读2、3、4自然段,正音。


③齐读夸父追日的结果,也就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体现略读的要求,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学时,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具书解决。初读课文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追日的原因


过渡语:


我们已经知道了写夸父为什么追日,怎样追日和结果如何的段落。那么,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具体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用波浪线划出最能概括原因的句子。[]


1、自由读,找句子


2、指名读---小组读---齐读,你读懂了什么?


3、小结:夸父喜欢光明,喜欢看到神州大地永远充满光明。因此,他要去追赶太阳,抓住太阳,他是多么——了不起啊!


4、指导朗读。


四、研读追日的经过


过渡语:


那么夸父是怎样追日的呢?老师这儿有3个词语,谁来读一读?


1、出示:与日逐走、渴欲得饮、道渴而死。


指名读---齐读


2、这3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自由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词语,读读课文2~4自然段,并且用直线划出哪些句子能读懂这个词语?


3、反馈交流


“与日逐走”


①找句子,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夸父跑得快)


②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像风似的、一眨眼、两千里)


③指导朗读。


④简单说说词义。


“渴欲得饮”


①找句子,读句子,说词义。


②你从哪句话看出夸父很口渴?


③指导朗读。


“道渴而死”


①找句子,读句子。


②理解句子:夸父为什么要到大泽去?但他还没到大泽就……,夸父只能遗憾地……


③读了这一段话,你有什么感受吗?


A、遗憾。夸父还没追到日,就死了。很遗憾!


B、难受、可惜。


C、了不起!夸父为了自己的追求,也为了整个神州大地光明,甘愿用自己的生命来交换。这种执着、这种奉献和牺牲精神让我们为之感叹。(师板书:执着、奉献、牺牲)


[设计意图:在研读重点句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读自悟,边读边悟,让学生在自主读文的基础上,讲讲你读懂了什么?进行简单的交流,并指导学生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感受夸父的形象。]


五、课外延伸。


1、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时,……(学生续读)


2、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追寻光明的人,当你吃着鲜美的桃子,看着茂密的桃树林时,你有什么想对夸父说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训练,让学生感受夸父的形象。]


六、考考你


“夸父追日”这个神话故事最早出现在《山海经》里,是这样记载的:“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学了课文之后,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它的含义吗?


[设计意图:在最后“考考你”这一环节,联系最早写夸父追日故事的《山海经》,请学生读读古文,结合课文所学,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其含义,旨在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再上一个台阶,学会阅读古文,同时亦是对所学内容的又一次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