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 教案(四)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2、体会维也纳的特点,理解为什么称维也纳为音乐之都。


3、在独立阅读的过程中提高自学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学生回忆上节课自己提出的问题:为什么把维也纳叫做音乐之都?(板书:?)


二、自学:


1、多媒体显示自学要求:自读课文,边读边想,将读懂的内容设计成问题。


2、学生自学。


3、请学生当老师,向大家发问,教师板书:


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为什么说维也纳是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为什么说维也纳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为什么把维也纳歌剧院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三、独立解决问题,抓住重点体会:


1、根据上面问题再读课文,要求人人在书上找到答案。


2、谁提的问题谁找人回答。


(回答第四个问题,要引发学生争论:第六自然段是不是也在回答这个问题?)


3、指导体会重点,实施语文训练:


第一个问题(课文第二自然段):


查查“摇篮”的意思。


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把维也纳称为古典音乐的摇篮。


第二个问题(课文第三自然段):


多媒体播放维也纳风光(花坛、城市雕塑)。


再读课文,抓住“到处、就连……也……”等词语读出浓浓的音乐氛围。


练习背诵。


第三个问题(课文第四自然段):


练习抓住要点概括地、快速地数一数,加深感受。


练习感情朗读。


练习背诵。


第四个问题(课文第五六自然段):


A、默读第五自然段,用简洁的词语记下自己读某句或某几句话之后的感受。(批注)


B、交流、汇报自己的读书体会:


歌剧院大——抓住数字读好相关的几句话。


歌剧院金碧辉煌——作者连用四个“金色”体现金碧辉煌——练读。


C、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歌剧院中浓浓的音乐氛围:


师点拨:再读描写歌剧院金碧辉煌的几句话,你会有新的发现。(多媒体显示这段文字,并闪动其中的音乐女神像、音乐大师胸像、音乐女神彩像”等词)


学生发表意见。


练习朗读。


D、默读第六自然段,自由体会。


E、交流汇报:


音乐会规模大、规格高、演出水平高等等。


四、回归整体:


读全文,回答开始的问题:为什么说维也纳是音乐之都?


五、课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