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教学设计之四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组织教学:


1、师生谈话。


2、出示荷花池,你看到了什么?引出相关的诗句。


3、出示莲蓬。……继续欣赏。花……引出相关的诗句。“小荷才……”


4、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干什么?(观鱼,采莲)


一、导入。


读题目。思考,池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二、过字词关。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2、指读,其他学生听;字音读准了没有。(有听的要求)


评读,她把字音读准了么?


3、出示“撑”,撑小艇。


认读生字。艇解迹浮萍齐读,


开火车读。


同桌互读生字。


生字魔方。去掉拼音


字词语:浮萍踪迹小艇解词意:小艇在哪里?


4、田字格中的“艇”字分析。书空艇字,老师板书。比较“舟”字和“舟”字旁有什么不一样啊?


5、学生写两个“艇”字。T:要留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子,一笔一画的正确书写。(教师巡视)


6、读:小艇浮萍——你见到过浮萍么?出示图,找找,浮萍在哪里呢?(T:很好,你能到生活中去学习。)出示照片:浮萍稍做分析在本子上个写两个。(教师巡视,相机进行表扬)


三、读


1、齐读


2、读了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


3、出示句子:“小娃撑……回”假如你是这个小朋友,你会想什么。齐读,自由读。


4、T:你是怎样的心情啊?


S;兴奋的心情。


T:你读读。


S:


T:哦,你是暗暗的兴奋是吗?


S:


T;兴奋的样子是怎样的呢?再来一次。


S:


T:哦,你看老师怎样的读的,我们用延伸来交流一下。老师读。看到了么?


S:


一起读。


还有怎样的心情?


紧张的。


为什么?


因为……


那你读一下好么?


生读。


教师范读,你感受到了兴奋、紧张的心情了吗?来一起读。


“偷采”怎么采?


再来一遍。


我是快乐的感受。


那你就用快乐的语气读一读。


老师小结了孩子的心情,要求学生——


现在用上自己的感受,你再来感受一次好么?


学习3、4句。


1、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想。读读。


2、学生自由读。


3、教师相机的问学生,孩子,你怎么摇手啊?由此过度到对这句诗的讲解,比较自然。


4、出示图。小娃的踪迹是……S浮萍一道开。


5、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孩?能干的小孩——读。活泼可爱的小孩——读。小组读。


6、小结: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看到了一个小朋友……暴露了。再来读读。S读。


哦,原来池上发生了这么有趣的一件事情啊!咱们一起来读读。


齐读全文。


这首诗歌,要是白居易来读,他会怎么读呢?


1、教师范读。(学生很多举手,可以先让孩子来读)


2、当小诗人来读这首诗。


3、一起来当白居易,好吗?(齐读)


(在引领学生读的时候,老师多配上动作)


五、给画配诗。


1、出示动画,根据动画来吟诗。自己先读,再自告奋勇上台读。(这个办法好,很轻易带孩子进入诗歌的意境。学生也十分感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