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科生字,理解课文中有关词语的


意思。


2、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


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回声是怎样形成的。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三节


第一节


教学内容:初步了解课文,认读一、二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 教师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1、老师读课文:说说课文写的什么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方设法解决。


2、一边读一边画出7个二类生字。


3、认读二类生字卡,组词语。


四、识记生字。


桥:左右 说说桥的种类。大桥 桥墩 石桥


倒:左中右 多音字 打倒 倒立 倒影


哪:左中右 形声字 哪里 哪边


跟:左右 形近字:根 脚跟 鞋跟


捡:左右 捡东西 捡起


景:上下 景色 景点 景物 景致


颗:左右 形声字 形近字:棵 一颗星星


欢:左右 欢迎 欢欣鼓舞 欢乐


三、 指导书写生字。


四、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读准字音。


2、自读课文:画出自然段。


七、作业:写生字。


第二节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有感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启发谈话。


1、回声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你在那里听到过?


2、播放一段有关回声的录像。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小声读课文:要读通顺、流利。


2、画一画有几个自然段?想想每段都讲了声么?


三、分段感悟课文。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事情发生的地点。


2、读二、三段:


思考:1)小青蛙为什么“呱呱呱”叫起来?


2)这叫声引起的质疑?3)指导朗读。


3、读四、五段:


思考:1)妈妈是带小青蛙来到哪里,怎么做的?请把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语画出来。2)青蛙妈妈是怎样说的?3)小青蛙听懂了吗?4)指导朗读。


4、第六段:小青蛙又是怎样做的?用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四、整体小结。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


五、作业:读课文,查找回声的资料。


第三节


教学内容:活动与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做游戏复习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查字典,填拼音。


( )倒下 ( )藏身


倒 藏


( )倒影 ( )西藏


三、读一读。


石桥 回荡 跟从 捡起


石壁 返回 欢乐 风景


四、选字填空。


1、找同学读区别字。


2、读一读句子。


3、想一想那句话中应该填什么字?


四、填一填,做一做。


1、填空:


青蛙妈妈( )起一颗石子。( )进河里,河水( )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河岸,有一圈圈地( )回来。


2、做一个小实验,再来理解体验的产生。


五、作业:预习下一课。


板书设计:


回 声


水的波纹———————河岸


声音的波纹——————石壁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