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实录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教学过程:


(简介背景,初读课文)


一、审题,揭示主线


1.找出题目中心词。“别”字告诉我们什么?“爱”字抒发了什么?


2.思考:作者是乘船离开祖国的。课文怎样写船?随着船越走越远,作者的心情怎样?


〔标题切入,抓住了结构、情感两条线索〕


二、分段,理清文脉


1.默读课文,根据课后问题1给文章分段。


2.我们还能找到别的分段依据吗?(冷场)


师:(提示)比如,船的位置。


生:船离岸,船向前驶,船……


师:船到了哪里?(到了大海)再从内容看呢?


生:第一段写亲友的送别,第二段写沿途的景物,第三段写作者的联想。


〔习题引路,懂得了“作者思有路”,下面教学环节就是“遵路识斯真”〕


三、讲读,牵情入境


第一段:离别情


师:“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我”为什么感动?


生:因为作者看到亲友送别的情景,听到劈劈啪啪的鞭炮声,想到自己要远离祖国。


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我”的感动“说不出”?


生:作者没有说话,只流泪。


师:作者是一位坚强的革命志士,居然哭了,是因为他……


生:(齐)太感动了。


师:作者不但泪满眶,而且一大滴一大滴滴在镜面上,甚至使镜面都模糊了,也是因为……


生:(齐)他太感动了。


师:正因为他太感动了,所以……


生:(齐)说不出。


师:这种离别故土、离别亲人的感情是语言不能表达的。请同学们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出“我”的这种惜别之情。(学生朗读)


〔抠住一句话,披文入情〕


第二段:爱国情


1.比较句式:小黑板出示“沿途停着好几只灰色的白色的帝国主义的军舰”,引导学生与课文中先否定后肯定的句式进行比较,体会作者目睹帝国主义对我国领土主权的践踏,所激起的愤慨之情。


2.黄土、青草、小岛、海水、浪涛何处不有,何处不见,为什么在作者眼中这样亲切?


3.通过灰、白和黄、绿、金色的色调对比,进一步体会作者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情,懂得爱得深才恨得切。(指导读出不同的语气)


〔通过比较,读者的情感又深入了一层〕


第三段:奋斗情


1.船驶向了大海,课文没有写景,我们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


生:船驶向大海,作者仍然靠在船舷上,凝视着祖国的海岸线,小岛越来越小了,渐渐地看不见了。展现在眼前的是波澜壮阔的大海,是海风掀起的巨浪。


师:面对浪涛汹涌的大海,作者思潮起伏,他首先想到什么?


生:他首先想到不忍离中国而去。


师:既然不忍,为什么要离开呢?


生:因为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共产党人。


师:那么,他是为了逃避迫害而出走的啦?怪不得作者自责是罪人!(生纷纷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