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年表》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技术年表 
【教学构想】 
    年表是用以查考历法年代对照和编年史事实的一种工具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单纯纪年的,二是纪年又纪事的,也称“史事年表”或“大事记”,一般以年代为序记录大事。本文就是一种“史事年表”,不过它所涉及的内容却是2004年以后的“史事”,即预测未来的事;它也不是以年代为序来进行记录,是分门别类,按照十二个门类的科学技术进行逐一的预测。作为教材,它传达给学生们的信息是有序的,而且信息量很大,如果对本文的学习不加引导,学生必然会陷入无从下手的迷惑之中,到底该从文章中读到些什么?所以,教师在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时,必须确定重点加以引导。从语文课程资源来看,本文教授了学生年表这种工具书的有关知识,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多样化,本文也为学生进行科学猜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平台。所以本文的学习重点应是了解用年表这种文体来介绍科技发展的写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年表知识的传授与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使学生掌握年表的有关知识。 
   《技术年表》的语言简洁,准确,明白晓畅,学生在阅读理解上不存在任何问题,普遍的疑问则是:这篇文章的价值何在?新课标告诉我们,阅读科技作品,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我认为,这篇文章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让学生认识探究科学技术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本文的学习难点应定位在对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维度的把握上,教师要充分挖掘本文的阅读价值,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年表的知识。 
    2.了解用年表介绍科技发展的写法,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3.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长产力”的观点,树立为振兴祖国而努力学习科学技术的崇高理想。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内容,了解用年表介绍科技发展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关于科学技术以及年表的资料,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1.用课件展示神舟五号胜利归来的情景。 
    2.小组合作探究对义章的发现。 
    3.学生谈对科技发展的体验。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放映幻灯片,展示神舟五号起飞,杨利伟胜利归来的情景。在播放过程中插入音乐歌曲《真心英雄》。师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歌吗?生答:《真心英雄》。师问: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配上这首歌吗?生答:因为杨利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接下来让学生讲述关于神五飞船和杨利伟的有关知识。提问:我国的航空飞船登上月球,你认为能实现吗?预测一下,那会是在哪一年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国的神舟六号飞船义要于明年飞向太空了,看来离登月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技术年表》这篇文章,就是对未来的科学预测,大家有兴趣吗?     
    简介年表的有关知识。 
   (设计这样一个开头,既锻炼了学生的想像力,又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学生在这样一种积极活泼的心态下进入本课的学习,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学习,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提出发现和疑问。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章中标出自己的发现。 
    2.小组探究,第一步在小组内朗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二步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第三步在小组内解决自己的疑问。 
    3.班级交流,共享发现。 
    在此过程中,教师用幻灯片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这些预测中.你对哪一门类感兴趣,为什么?(2)认为这些预测能实现吗?(3)你能说说英国电信研究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员为什么要作这些预测吗?(4)既然是年表,为什么不按照年代顺序来行文呢?(5)你还有什么发现或疑问? 
    (此过程适合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安排学生自主质疑,析文,解疑,更利于问题的提出和信息的互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灵感,幻灯片提出的问题,使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把握了课堂的前进方向,给学生的思维引了一条明路。) 
    三、畅谈体会,探讨价值 
    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以下三段文字资料(加入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图片): 
    1.邓小平提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83页) 
    2.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4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首要观点。     
    3.邓小平指出:“过去也好,今天也好,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两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79页) 
    邓小平爷爷在1988年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今天我们学习了《技术年表》,请你来谈一谈对这个论断的看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1).你知道最近有哪些科学研究成果?你知道最近有哪些正在研究的热门科学问题?(2)根据《技术年表》想象一种科技产品,并说明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这一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充分关注祖国的经济发展,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也从关注书本知识联系到现实生活,对学生树立为祖国学习科学技术的崇高理想有良好的促进。这一步骤也突破了这一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后记】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语文教学的创新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双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技术年表》在教学设计中就充分注重了师生的共同活动,学生在一种愉快活泼的心态下进行着语义知识的学习,教师成了知识之舟的引导者。 
    知识经济时代我觉得语文教学的创新要考虑这样几个问题:1.怎么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于漪语)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2.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学生主动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掌握一定的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3.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远远不够,要有坚强的毅力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4.在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上改进教学方法,要大胆走出课文、走出课本,让课内长骨、课外长肉,让潜在的创新意识大展宏图。《技术年表》中的导人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积极进人主动学习的状态;拓展学习邓小平理论知识,又对学生的理想进行了良好的引导,深挖了这篇文章的价值。 
    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创新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教师要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化的传授,让一言堂变成群育堂,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中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大冲浪,电脑真实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可以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有了它的帮助,课堂一下子变的有趣了,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五彩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图形、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出奇不意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极大极浓的兴趣,教师的教学也就变得如鱼得水了。《技术年表》教学中通过课件的运用,更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反思这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语文教学的创新中:(1)要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还课堂给学生;(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3)抓住三维目标,在其中一个上加以突破,做到一课一得。另外,能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为学生的学习插上了效率的翅膀。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