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四首》教案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21 唐诗四首
教学目标:1诵读本课四首诗,体会诗人情怀;
          2体会本课诗歌的音乐性;
          3背诵诗四首,激发学生对诗歌的诵读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 学习单元综合知识(133——136页),掌握知识点;
          2学习《行路难》。
教学过程:
一、 提前留预习作业,写在预习本上:
1自读综合单元学习书上133页到136页,画出重点,标在书上;
2试读四首诗一遍,查找生字,并查字典注音;
3 查找有关作者材料,了解多少归纳多少。
4提出质疑:将阅读中的疑问写在预习本上。
二、 单元导入:
有句话,你们听说过吗?关于你们年龄的,关于诗的?诗出少年!我坦率地和同学说,我平时写一点文章,但是我写不出好诗,我有了成人固定的思维,比不了你们,我等着学完这个单元,看到你们的诗!
三、单元汉语知识学习:
学生读出自己归纳的重点,老师帮着提示、归纳:
1诗歌分类,按年代划分,记住年代界限。
2读诗:要读出诗歌语句的韵脚、节奏,体现音乐美。
3“名动形”概念的简单理解和区分。
四、 预习检测
做《课堂教学同步练习与检测》(后面简称“蓝皮儿”)75页一、二题,并订正,扫清生词障碍。
五、学习《行路难》
下面同学们带着问题自己读一遍《行路难》
1. 要求学生低声读一遍课文,把生字注音标在书上,然后看诗右边的注释,弄清楚本诗大概说了什么内容, 
2.找一个优秀学生范读全诗,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挑错音。
3.找学生挑错并表述原因
    4.齐读全诗 
5.简析全诗:
前四句知识点:
樽、斗、羞、直、箸
动词:停、投、拔、顾,连续的动作;
老师补充文章背景
5——8句知识点:
“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真的吗?比喻什么?
两个典故
李白把自己比作谁?哪两个贤臣。希望怎样?
9-12句知识点:
现实:行路难,行路难
提问:多歧路,今安在?
答案:11-12句。
表明什么?告诉我们什么?要实现人生理想,要不断努力,就能实现,终会成功。
6.指导背诵:四句一节地背。
 六、检测目标:背《行路难》
七、作业:蓝皮75页三、四。(考查文学常识和多音字。)
板书设计:      
诗的分类词的分类 行路难知识重点:启示: 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望岳》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了解文学常识,能背两首诗。
2分析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 检测第一首诗背诵: 
1齐背《行路难》
2找两个成绩好的学生背,让其他学生挑错,起示范作用。
3找一个比较差的背一遍,以鼓励为主,同时点出错误。
二、 学习第二首诗:《望岳》
1.提问文学常识
2齐读《望岳》
3随意自读两遍(学生体会诗韵)
4男女生分别读
5.简析全诗:
前四句:夫、了、造化
从哪里看出是“望”?都写了泰山什么特点?青、钟神秀、割昏晓
后4句:
第一句问:泰山到底是怎样的?那哪几句都在回答这个问题?“入归鸟”。
又写了什么?“入归鸟”还告诉我们什么了? 
最后两句,又写了什么? 
6指导背诵:
三、 学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介绍本诗背景,便于理解本诗内容。学生自读书120页下注释,画出重点。
2优秀学生范读,老师指导。
3学生齐读
4学生自学诗1—4句右侧注释,然后用自己的话给同学讲解自己从诗中了解到的内容。
凄凉、弃、空吟、烂柯人的理解。
5自读3遍,试背。
6看5-8句,分析“沉舟”、“病树”、“千帆”、“万木春”在诗中的本意、引伸的新意。名句强化记忆。
思想内涵简析。
7指导背诵
方法:第1遍读,2遍试背,3遍背,不会也不看书;4遍看书读,然后必会。全班一起完成这4遍。效果较好。
四、 目标检测:背诵两首诗
五、 作业:1蓝皮76页练习。
          2背诵两首诗,各抄一遍。
3预习《钱塘湖春行》。
板书设计
诗名作者、重点字, 背诵提示:每句诗的第一个字
第三课时:学习《钱塘湖春行》。
一、 检测背诵前三首诗,课自诵读声中开始,调动学生的激情。
二、介绍文学常识
三、 老师读
四、   学生自读
五、 齐读,老师给评价,鼓励,但同时指出一两处不足。
六、 学生自己模仿前三篇学法自己学、背。
七、 老师提示:学得快就做好玩的游戏!学生就赶紧看、背!——毕竟是孩子,听了游戏就上心。
八、 大致检查背诵,过渡到下一项“游戏”
九、 比赛背诵
1, 男生女生比,各自推选代表,这个学生背诵得多少分,所有同性同学就得多少分,给二分钟背的准备,一分钟推选时间。
2, 小组比,五个小组分别背,然后,我随意挑同一横行的同学,人人都可能被选上,该学生得多少分,全组就得多少分。
3, 配乐朗诵,也是很好的方式。
十、 作业:
1完成蓝皮所有未做的练习。
2背诵四首诗。
3 预习22课,读三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