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背叛的反抗

  来源:网络    时间:     
[关键词]教育理论  

      【摘 要】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在其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一书中,针对传统教育中的讲授式教学提出了对话式教学,本文试对对话式教学中的主体、仪式与话语流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关键词】主体 对话 仪式 话语流
  
  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的代表作《被压迫者教育学》被称之为被压迫者的圣经和“真正革命的教育学”。这是一本关于平等和正义的书,在本书中,弗莱雷提出了著名的“解放教育思想”,而在实践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育改革中关键的一环,针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的弊端提出的对话式教学法被弗莱雷认为是一切教育方法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本文试图对弗莱雷对话式教学中的主体,仪式与话语流作进一步的解读。
  弗莱雷的对话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观基础上的。人性化体现了人对于“完美的人”这一人类永恒使命的追求,非人性化是“对人成为更完美的人的使命的扭曲”。他认为人要获得解放就必须去追求人性的完善。而在实践过程他发现教育的最大弊端就是“讲解”,教师负责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于是,教育变成了一种存储行为,学生是保管人,教师是储户,这就是弗莱雷著名的隐喻——“储蓄式教育”(banking education),在这种教育中,学生存储的东西越多,就越没有自己的思考,越缺乏批判的意识。弗莱雷认为,在传统的讲授的教学方法下学生被驯服得只懂服从权威,本身毫无主体性可言,只能被动地适应这种压迫结构,教育的结果是使他们成为没有批判精神和创造力的人。因此,针对灌输式教育的弊端他提出了提问式教育,二者的主要区别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对话式教学与储蓄式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提问式教育摒弃灌输,体现交流,学生不再是被规训的客体,转而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而实施提问式教育的唯一途径是采用对话式教学。对话的本质是“以世界为中介,旨在命名世界”,通过命名世界来改造世界,与传统教育不同的是,每个人都有命名世界的权利,在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不再是温顺的倾听者,而是可以和教师一起进行积极的反思和批判的合作者,通过对话教学,提问式教育克服了灌输式教育中教师和学生这对矛盾,可以用下图来表示师生关系的转变。
 
  如图1所示,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作为权威而存在,教师和学生是对立的,教师是知识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在对话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传授者而是引导或合作者,而且教师还可以从对话中吸取新的知识,学生则主动学习和构建知识,教师和学生通过对话共同成长。   对话式教学表现在课堂上的互动模式为下图所示:
 
  [来源]Lindgren&Suter(1985).Educational Psychology,P318
  [说明]T=教师,S=学生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如图2,对话式教学充分利用了教学系统中的人力资源,不仅包括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对话,而且包括学生和学生之间。对话或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学习和认识的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对话和讲授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对话不只是一种互动和沟通,更是一种理念,对话式教学要注重实现的手段或模式但决不能流于形式。对话的仪式是互动的,对话过程是互惠的,对话的结果是双赢的。对话的形式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言语层面的交流,而应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平等与沟通,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与碰撞。
  反思我国的教育,在课堂上我们似乎从来没听到过学生的声音,只见教师在台上指点江山,睿语点拨,学生则出现了一种集体失语,在这里只有权威没有对话,因为权威是不容许被反抗和挑战的。事实上,教师和学生都应当看到对方拥有的独特的教学资源,在平等的地位上展开对话。教学场域的形成是以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存在为前提的,在这个场域中,话语结构应是双向流变的,教师不能对话语权进行垄断,向学生实施符号暴力,而应当把学生的话语权还给学生,把学生还给他们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是每个人都为教学作出贡献并从中获得智慧。
  
  参考文献:
  [1]Paulo F..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M].London:Penguin Books,Back cover,1996:37.
  [2]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8.
  [3]Paulo Freire.Pedagogy of Hope:Reliving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M].New York:Continuum Publishing Company,1994:106.
  [4]董标.学校教育的基本价值[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8.
  [5]黄志成,王俊.弗莱雷的“对话式教学”述评[J].全球教育展望,2001,(6): 59.
  [6] Peter M.Tribute to Paulo Freire(1921-1997),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1997,1(5):366.

相关文章
文章搜索
本类热门
本站所列资源部分收集自网上,本站与内容的出处无关,内容版权皆属原作者所有,如果你认为侵犯了您的版权,请通知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