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雀》教案(四)

来源:网络    作者:    时间:

学 科


语 文


教 材


二期课改新教材(沪)


教 师


时 间


班 级


人 数


课 题


云 雀


六年级第一学期第28课(第六单元:动物世界)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字词:静谧、悲怆、晨曦、窥伺等十余个词语。


2、技能目标:学习将动(植)物人格化的写作方法,理解作者赋予云雀的文化内涵,把握写作意图。


3、情感态度目标:在朗读中品味文中诗化的语言,感受云雀勇敢的天性和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深入的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了解云雀的特点及其所具有的文化内涵,领会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


理解以拟人化手法来展现动(植)物的文化内涵的写法


重点难点


突破方式


第一步:概括——“在古老的法国高庐,人们曾把云雀尊为“国鸟”,为什么呢?”以此引导学生思考并运用简洁语言概括云雀的特点。


第二步:分析——“云雀的天性勇敢、充满欢乐体现在哪些地方?”以此引导学生品味文本语言,领会主旨。


第三步:比较——给学生一段云雀的纯说明性文字,与课文进行比较。进一步体会拟人手法对表现主旨的作用。


教法学法


先以学生感兴趣的图片比较激疑引入,通过师范读,学生朗读,圈划精读等形式积累感性认识,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文章主旨。进而运用比较阅读法,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作业的设计侧重于知识的拓展,提高学生运用工具书及信息技术查找相关资料的能力,加深对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写法的理解,也可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辅助用具


Powerpoint演示文稿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


图片引入


设问:在古老的法国高庐,人们曾把云雀尊为“国鸟”,为什么呢?


师范读,提出听读要求。


认真听读,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作者笔下云雀的特点。(普通而平凡,羽毛并不美丽,然而天性勇敢,充满欢乐。)


“课伊始,趣即生”,通过图片比较初步了解云雀的平凡,与尊为“国鸟”形成矛盾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师以朗诵的形式将学生带入文本,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听读后的概括也是阅读的一项基本功,要注意培养。


圈划语句


朗读品味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与品味——云雀的天性勇敢、充满欢乐体现在哪里?


以初读后的概括为基础,圈划具体、关键的句段进行朗读,并加以分析。


让学生努力沉浸到文本中去,因为给予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和思索空间,才能让他们全面、完整的占有感性材料。


比较分析


学习写法


把握主旨


出示一段关于云雀的说明性文字,让学生将它和原文进行比较,掌握拟人化的写法对表现主旨的作用。


指出两文写法上的不同之处,体会课文这样写的目的。(写鸟是为写人,写法兰西民族的精神——面对厄运时更能表现出一种勇敢、乐观。)


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拟人的修辞,但对于拟人化、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并不是很清楚,通过感性材料的比较分析来掌握较容易,在领会写法的同时,也就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课堂小结


《云雀》的学习带给你的收获有哪些?


可以从写法上谈,也可以从思想意义、感受方面谈


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要点,形成独特的情感体验。


家庭作业


拓展延伸


出示作业:①以“国鸟(国花)知多少”为话题,准备三分钟的发言稿。②课外阅读英国诗人雪莱的《致云雀》,你从中又读懂了云雀的一些什么内涵,写下来。


选择一项自己比较喜欢的作业完成。


当一样事物与某个民族紧紧联系在一起时,你便可以从中解读出这个民族最本质、最深刻的文化心理。这样的作业亦是增加学生文化积淀的很好途径,让学生尝试探究一些文化的东西。


注:本教案借鉴了网上俞青青老师教案的思路,也加进了我个人的理解。